近日,国际知名语言服务咨询公司CSA Research(原Common Sense Advisory, Inc.)与北京语言大学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语言服务研究所合作发布《中国语言服务企业应对新冠疫情调查报告》(China Shows the Way into the Post-COVID-19 Future)。报告撰写人、CSA Research资深分析师Arle Lommel称,中国是第一个因新冠疫情严格限制人员流动、社会活动和返岗上班的国家,也是第一个走出疫情影响的国家,中国语言服务企业的经验为世界其他国家正在经受同样疫情影响的语言服务企业何去何从提供启示,为全球语言服务企业如何规划未来提供借鉴。
如当前世界几乎所有地方出现的疫情一样,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大多数语言服务企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68%受访企业表示疫情官方限制期间收入低于预期。以口译业务为主的企业受到严重打击——80%受访企业表示疫情官方限制期间业务下降。尽管在中国语言服务企业调查中大多数受访企业仍然报告官方限制解除后收入低于预期,但我们确实看到了反弹的迹象——收入低于预期的企业数量已从三分之二降至大约一半,而10%受访企业报告官方限制解除后其收入将高于预期。此外,尽管口译公司处境仍然艰难,但与疫情官方限制期间的业绩相比,其反弹量与其他语言服务企业大体相当。这些数字让我们看到疫情结束后的希望之光。
中国语言服务企业与世界其他同行一样,主要挑战在于日常活动如何协调各种正式和非正式限制。中国企业历来有长时间工作的文化(非正式叫法为“996”模式:工作时间从早九点到晚九点,每周工作六天),但新冠疫情严重破坏了这种模式。截至5月1日,只有17%受访企业的员工全员返岗,但33%受访企业尚无人返岗。50%受访企业为部分返岗,平均返岗人员比例为45%。
员工尚未返岗的主要原因与后勤问题息息相关:学校停课排在首位,其次是员工对健康的担忧、不同省份解除限制的时间表有所不同。尽管我们没有调查公共交通问题,但大家担心像纽约市一样公共汽车、火车可能会传播新冠病毒,使得市中心许多人不愿通勤上班。此外,开放式办公室很难满足社交距离要求——19%受访企业认为这是员工返岗上班的挑战之一,随着返岗上班人员增多,我们预计这一比例还会上升。
这些挑战不会消失。中国部分城市近期出现第二波疫情,显示让员工返岗上班可能还为时尚早,并且可能出现逆转。更关键的是,即使大家对恢复经济活动担忧减弱、兴趣普遍上升,但员工会感到安全并希望返岗上班吗?
在欧洲和美洲,新冠疫情加速了远程办公的趋势,甚至政府机构也朝这一方向发展。新冠疫情导致语言服务企业转向云端技术,许多翻译管理系统(TMS)供应商报告其远程工作平台已创下使用记录。只要健康和安全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市中心昂贵的办公室似乎就没有必要,甚至可能是致命的豪华。在家上班的员工每天不需要在通勤上平均花费90分钟,可能不想返岗上班,或可能更愿意只返回办公室参加面对面会议。
中国语言服务企业在改变其工作方式方面感受到类似压力。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语言服务研究所所长蒙永业博士认为:“如果企业发现居家员工远程上班与现场员工受到严格控制一样高效,那么企业也可能拥抱这种改变,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从中受益。发现具有新灵活性的员工也可能要求改变。”就像中世纪黑死病导致欧洲劳动力市场发生重大改变一样,新冠疫情也可能导致语言服务企业和其他服务型公司发生重大而持久的改变。能够快速适应新现状的语言服务企业,将能够更好地定位自己,利用好疫情结束后的反弹机会,在后疫情时代获得更好的增长。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首席专家王立非教授认为,通过本次调研,中国语言服务企业在疫情期间的经验教训与疫情结束后的所作所为,将为全球语言服务行业提供及时参考,在新冠疫情结束后把握机遇实现进一步发展。
据悉,这是CSA Research首次与国内机构合作开展语言服务行业调研。中国调研团队成员包括:王立非(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蒙永业(博士,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语言服务研究所所长)、朱宪超(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校羽(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副教授)、邵珊珊(安徽理工大学副教授、澳门城市大学博士)、孙疆卫(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服务方向博士)、任杰(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服务方向博士)。调研时间为今年四月底五月初,调查135家中国语言服务企业如何应对新冠疫情,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服务委员会、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与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博雅翻译文化沙龙等行业组织均对本次调研给予重要支持。